2019-01-24 13:05
卓商塑料(PVC助劑)網訊:作為農民,最大的心愿就是土地增收增產,而農膜的使用成功的達到了這一目標。隨著大地回暖,農戶即將開始種植春季農作物了。具有保溫、保濕、增產等效果的農膜依然是農戶的寵兒,新一輪農膜需求旺季即將到來,農膜訂單紛紛開始預訂。但我們還要想到的是農膜污染的問題,西北地區一般除了小麥以外,幾乎所有作物如棉花、玉米、向日葵、馬鈴薯等,70%以上的種植面積均采用農膜籠罩技術。現在,白色污染愈演愈烈,如果再不器重治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將受到嚴重威脅。
對于農膜污染情況想必大家都很分明,焦點訪談、局部報社等多次提出批報,我們應該獨特擔起責任來。造成農膜嚴重污染的主要起因一方面是殘膜革除率低,另一方面是法規體系不健全。在這里倡議政府、塑協等部門要加強市場(MBS)引導,制定優惠政策,農戶不買超薄低質量農膜,激勵回收、加工、利用殘膜。殘膜對土地是污染物,但它同時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如用殘膜生產、防滲材料等。
大力推廣完全生物降解農膜可避免環境污染問題
作為避免農膜造成污染的一個有力信息,金發科技創新的完全生物降解農膜等相關信息發表后,引起國內多個省市廣大關注。據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經過考查協商,目前已與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和威寧縣簽訂協議,他們將各發展100畝完全生物降解農膜籠罩玉米栽培實驗及其示范;山東省青島地區將在膠州市膠西鎮20畝馬鈴薯種植中采用完全生物降解農膜實驗,在平度市、萊西市、即墨市、膠州市、黃島區各安頓10畝花生實驗。此外,山東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將在六個地州市發展花生和棉花種植采用完全生物降解農膜實驗。新疆喀什地區也將在全地區農業種植上發展完全生物降解農膜實驗與示范工作。
生物降解農膜產品研發難度很大,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氣候對生物地膜的要求都不同。因此生物降解地膜必須要和多個省市聯合做實驗,每個省市環境條件不同,其生產要求自然不同。中國(PVC)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正在與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談,準備在內地幾個省的棉花種植上進行完全生物降解農膜的實驗工作,為今后全部采用完全生物降解農膜打下基礎。據悉,全生物降級農膜技術早在2007年即已研發問世,如廣東益德環保公司生產的全淀粉農膜、一次性餐具、嬰童用品等。然而,全生物降解農膜的推廣使用,仍存在政策及市場(MBS)妨礙。
“目前沒有一個政策支持這種環保產品,”惠群告訴21世紀經濟(PVC穩定劑)報道記者:“‘十二五’規劃中提及的新興產業包括新材料,但基本沒有落地政策。”王惠群認為,國家的產業政策顯然沒有跟上產業創新的步伐。“全淀粉以及全生物可降解產品目前尚無國家規范,而是仍然延續塑料(PVC助劑)產品的相關規范。”
中國(PVC)是農業大國,自古以來,無論階級關系如何變化,農業始終是我國的主要生產力。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農膜的使用是無法避免的,并且是大批量的使用。這為農業帶來康復收成的同時,更為環境帶來了污染與破壞。小編認為,在全球倡導綠色環保的大環境下,完全生物降解農膜的推廣是必然趨勢(鐘淵),希望此推廣能盡快有效實施,將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