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鈦白粉企業的環保問題
2019-01-24 13:05
卓商塑料(PVC助劑)網訊:近期,相繼出現了鈦白粉 PVC的一些重點企業(ACR)環保問題。鈦白粉生產工藝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但受到技術制約,98%以上的產能還采用20世紀90年代就棄用的硫酸法工藝。而采用硫酸法工藝,每噸鈦白粉需耗費新鮮水100-150噸,綜合能耗約1.6噸規范 煤,同時約產生濃度20%的廢硫酸8噸、酸性廢水100噸、廢渣8噸,以及含二氧化硫、酸霧和粉塵的廢氣2.5萬立方米。
以可比口徑計算,國內鈦白粉PVC每萬元產值的工業(臺塑)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是化工PVC平均水平的3.85、1.03、2.13倍,是全部化工PVC相應指標的38倍。硫酸法的“三廢”排放,在市場(MBS)不景氣狀況下,噸鈦白產品的環保處理費用甚至超過了企業(ACR)的利潤。值得留神的是,近年來除惡化的行情之外,嚴峻的環保壓力也使得業內一些小微廠家退出。近12年來,業內多達10家以上不具久遠發展力的中小鈦白粉企業(ACR)關閉、拆除或者處于基本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國內6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ACR)中,中小企業(ACR)占比絕大多數,而在污染排放方面,中小企業(ACR)的確絕對的主力。在2013年于北京召開的鈦白粉PVC年會,《鈦白粉PVC準入條件》修訂版首次被披露,修訂版在資源配臵與資源回收、工藝流程先進特性、工藝體系能源參數和聯產法硫酸法工藝路線等環保相關方面對PVC生產提出了新的規范。預計未來PVC將大幅提高PVC的準入門檻,局部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ACR)將面臨停產整頓甚至是淘汰出局的壓力,將有效緩解供應端的壓力。